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導師特區
PART ONE 安全守則
早餐一定要吃,而且要早點吃。
先熱身(可慢跑400M)再拉筋,尤其是大腿和各關節部位,學生一般很少有拉筋的觀念,看他們鬥牛就知道了。
交棒後:在不搶跑道的400M接力賽時記得交棒後留在原跑道上。
在大隊接力時交棒後也不要忽然跑到其他跑道,其他人會自動閃開,若交棒後人在最內道,可以注意一下若沒人衝上來可以進入操場內。
接棒者的手要向後延伸,不要太靠近身體,以免兩人互撞。
.可以向學校建議
(1)女生跑完再接給男生(2)把接力區設在直道而不要設在彎道前(3)統一規定右接左交。
多練習可減少意外。
壆生身虛體弱,怎麼辦?-----慢跑樂無窮
一.時機:
新生入學,班上胖哥胖妹齊聚一堂。
天氣轉涼,班上病號連連,上起課來,無精打采。
聯考將至,想增加學生的體能,耐力。
二.暖身方法:
指導學生收集各種食物的熱量表和各類運動消耗熱量表。
請同學討論出一個在校全班可行的運動項目。
如果慢跑為同學接受,教師開始著手製作家長調查表,並知會學校行政單位。
三.流程大公開:
慢跑實施前,先給家長一份問卷(見附件)。
跑步時間依各校作息而定,通常早自息或第七堂課結束後是比較適合,所需時間在15分鐘以內。
為爭取時間,可以叫學生在前往操場的途中先活動一下筋骨,也可全班一起做熱身操。
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在跑步前後加上一段"快走"以為緩衝。
老師最好加入,有激勵和帶動學生的作用。
三.使用須知:
若早自息跑步,要通知家長盡量讓學生在家用早餐或跑完休息一下再用餐。
師生相互鼓勵,持績運動效果才能彰顯。
四.附件:
親愛的家長:
為了增進同學身體健康,本班擬至 月 日起,每天利用____________時間實施慢跑,原則上剛開始時男同學跑800公尺,女生跑400公尺,不著重速度,只為活動筋骨,振奮精神。以下問題,煩請家長表達意見:
貴子弟是否罹患較嚴重疾病?
是(疾病為________________)本單導師會親自收繳,請放心填寫。
否
2.對本活動是否贊成?
□贊成
□不贊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其它意見,請指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您。 敬 祝
安 康
__年___班導師_______ 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長簽章_____________,學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座號________
***本文為林瑞文原作,收錄在"教學魔法書"一書中,商智文化出版,TST創意教學工作坊策劃****
玄機暗藏
1.把放大鏡用手拿著,手臂伸長,.從鏡中可見到清晰的倒立縮小像是實像或虛像?為何不用到特定位置也能看到清晰的像?
2.氰化物為什麼有劇毒?
3.電池的測電條原理為何?
4.原子帶負電、中子帶正電,為何原子不會和原子核吸引在一起呢?
5.筒量2個,分別裝水2/3及1/3,為何吸氣和敲筒壁時高音會相反呢?
6.用紅色玻璃紙看萬里無雲的藍天,會看
到什麼顏色?
7.課本不是說相同頻率的兩物才會共振嗎?為何
吉他的音箱對不同音高的音都有共振的效果?
8.有沒有雷射光是不可見光?
9.測速照相機是利用超音波或電磁波來測速?
10.用紅色和藍色玻璃紙疊起來看窗外,為何不是黑色而是紫色?
教學百寶箱
學生分組自製,面紙盒是很好的材料,成功的要點在內部要塗黑、接目洞要小、玻璃紙用兩層。
進行方式:
1.在暗箱中入白、黑、藍、綠、紅色五張編號的色紙(或用雙層玻璃紙替代),參賽者任選紅、藍、綠三種玻璃紙來看,能最快正確找出五張紙顏色者勝。
2.較簡單的方式色紙顏色少一些,讓學生可在兩種玻璃紙的情況下就決定出顏色,例如先告訴學生箱內有白、藍、紅色紙各一張藍和紅色玻縭紙來看。 左營國中洪梅玲老師提供
單元: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模擬活動 將教室模擬成公車請一位好耍寶的同學當司機
老師當導演, 發號司令:"起動"右轉"倒車"
同學以慣性原理加以反應
也可加以劇情或讓同學接龍劇情。(林裕民同學打字)
一進教室大多很吵, 教師show一下此"魔音" 效果粉很哦!
用一高腳杯裝一點水,以中指沾一些水在杯緣摩擦,可以發出很高的聲音,改變杯內的水量或請同學帶各種不同大小的高腳杯,可討論:
為何要用高腳杯,不是高腳的玻璃杯可以嗎?其它材質的杯子可以嗎?
不同的水量聲音為何有差別?若是用筆敲杯壁所發出的聲音又有何不同?
魔音傳腦之紙張傳奇
Try it !拿一張紙用雙手拇食指分別拉住邊緣,靠近嘴吹氣,中間的空處大小對聲音有何影響 ?試看看其他材質的紙張。 和學生討論原理
百變浮沈子
配合單元:浮力,靜力平衡,(高中)帕司卡原理
一. 如何SHOW?教師在教浮力前先準備二至三個可依序下降的浮沈子,最好是有美工設計的”浮況玩偶”,在班上SHOW一下,用以引起動機。二.斯斯有兩種,浮況子也有兩種,開放型和封閉型:封閉型:是指浮況子不進水,可用汽球下方綁重物達到浮沈自如的現象,但汽球容易彈性疲乏(感謝洪梅玲老師指導)。其它可用的器材有軟片空圓盒加上汽球外皮、膠水蓋加汽球外皮等。開放型:史上最簡單的浮況子是用珍珠奶茶吸管做成的浮況子,一端用熱熔膠封封住,也是用鋼釘(不會生鏽)配重,其它器材有實驗用手套的手指部份及長條型立可白的空盒。配重亦可用橡皮筋綁東西來達到目的。
另也常見用塑膠滴管的上端,切下後在火中燒一下將之壓密,再用大頭針或釘子配重。
開放型可以見到浮況子因內部水位上升而下降,對國中小學生而言,較且教育義意。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找尋各種可用的器材及經由觀察研究其原理才是最重要的。
三.進階的玩法:1.加上美工。2.依序下況及上浮。3.最小力量可下況又上浮。 4.運動時可旋轉。
元素列傳教到元素時是否感得很無聊,可以發揮的地方不多,因為"識性很強(就是背的多),那就反口向思考,讓學生發揮一下吧!
進行方式:
1.小組以一個月的時間找有關一種元素的資料,寫成書面報告。可以談元素的歷史、性質(如銀導電第一名)、有名的化合物(如銀有溴化銀)、應用(如銀粉)、常見的反應(如銀在火山地區生黑點)、礦產常識等等。報告可用劇本、自述或其他形式來寫。
2.報告通過後再讓小組用5-10分鐘show他們的報告,口頭報告時同學可以演戲或演示實驗或其他形式來向同學介紹一種形式。
3.口頭報告同學互評表:(範例)
問題活動單
問題活動單
第一冊 第零章 緒論
1.p1何謂"基金會"?"吳健雄基金會"做什麼事?找出圖中一位人物的事蹟?
2.華人曾獲諾具爾獎的有那些人?獲獎成就各是什麼?
3.p2如果你是狩獵時代的原始人,有那些自然 現象會令你迷惑?
4.p3 為何要訂實驗室安全守則?滅火器如何使 用?
5.p4實驗室還可能會有那些危險情況?如何預防或處置?
6.小學學過酸鹼中和,皮膚如果碰到酸或鹼是否可用中和的方法來處理?why?
7.p6離開實驗室還有什麼事要注意?
8.p7測1分鐘、45秒、30秒看平均誤差比例(平均誤差秒數/實驗秒數)如何?
9.估計值為何只能一位,如果有二位估計值會如何?
10.找出三個日常生活常見的非公制單位,並查出其和公制單位的關係?再舉一實例,如理化第一冊課本重0.5台斤。
11.測一校園中實物的面積或體積,並畫出草圖。
12.有那些單位和平方公分同義?
13.為何不能倒持滴管?為何不可在量筒中配製溶液或進行化學反應?
14.觀察等臂天平的操作,寫出你的發現。
15.太空中物體有質量嗎?可否用天平測量出來?
第一章 水
1.p20為從太空看地球是藍色的?
2.p21本實驗可以如何改善?多久可以看到水滴?
3.如果用容器把水裝滿封在其中再放入冰庫,則水結成冰時沒有空間可以增大,那水還會結冰嗎?會有什麼情形發生呢?
4.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見到和水有關的煙或霧,說明看你到的是液態或氣態的水,產生原理為何?
5.聽過液晶嗎?這是一種什麼狀態的物質?應用誰在何處?
6.p25測出一個螺絲的密度。
7.p27把圖1-6改為密度對溫度的關係圖。
8.冰上垂釣魚容易上鉤嗎?why?古時臥冰求鯉合理嗎?
9.有人說酒精燈內酒精的量不可少於1/2(或說2/3)? why?如果有同學做實驗時把酒精燈打翻了,使得一半的實驗桌面都著火了,應如何處理?
10.電影中如何用微波爐和鋁罐可樂做成炸彈?(絕對不可嘗試)
11.p36日常生活有那些溶劑可以擦掉奇異筆的筆跡?
12.南部地區有那些水污染的重大問題?高雄市用水從何處來? 美濃水庫爭議重點在那裡?
第二章 空氣
1.找出市面上充氮保鮮的食品?
2.惰性氣體還有其他的什麼名稱?找出課本沒談到的性質和用處。
3.工業上在焊接及切割時用到許多氣體,找看看。
4.那些物質也有昇華的現象?
5.舞台上用乾冰造成的白煙是什麼?原理?
6.一大早到樹下做運動,附近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會多一些嗎?純就樹木所造成的影響而言,何時樹木附近的氧氣含量應高些?
第三章 聲音
1.在科幻電影中太空船在太空中被毀時會發生巨響,這有什麼不對嗎?
2.如果一個物體振動很慢,會有聲音產生嗎?
3.Try it !拿一張紙用雙手拇食指分別拉住邊緣 靠近嘴吹氣,中間的空處大小對聲音有何影響 ?試看看其他材質的紙張。
4.兩個量筒,各裝水1/2及2/3,用口吹氣及用竹筷敲上緣,聲音的差別是什麼?為什麼?
5.如何使兩支會共振的音叉變成不能產生共振?
6.查各種場合或活動的分貝數?
7.說出你曾感受到最最安靜的情形。
8.醫生有時用食中兩指伸直輕輕摩擦靠近朵來測試一個人的聽力好壞(受測者閉眼),各組玩一玩,選出一位聽力最佳者參加班上比賽。
10.到學校體育館測試一下站在何處可以分辨出自己發出的原聲及回聲,量此時距牆壁多遠?
11.把兩支音叉放入水中互擊,你觀察到什麼?
問題單 第四章 光
1.拿一面鏡子和一位同學一同好好照照鏡子,寫下你們所有的發現。
2.觀察校門口的凸面鏡,寫下你們所有的發現。
3.找透明的容器裝水,看是呈現何種透鏡的特色。
4.夏天許多冰品店門口掛上裝滿水的塑膠袋,功用為何?原理何在?
5.用透明水杯產生色散的方法,完成後再用雷射光照看看。
圖一
6.用厚紙板和鉛筆做一個牛頓色盤(圖二)。
7.實驗4-2可以如何改良。
8.用紅、藍、綠三種顏料混在一起會呈白色嗎?Why?
9.話說魯賓遜在荒島上想吃魚,他去淺水灘叉魚,當他看到一條魚時他應瞄準何處才可能叉中?
10.凸透鏡形成實像時,若把透鏡上方1/3鎮的鏡面塗黑,對成像有何影響?Why?
11.在夜晚把雷射筆照在約50公尺遠的建築上,記錄你所看到玩現象,如果是手電筒的光會如何?
第七章 物質的變化 第八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水有那些性質?
分組討論找出化學及物理變化各三種。
空氣是混合物,其中含有氧和氮,低溫的液態空氣加熱後,何者氣體先逸出?(沸點:氧>氮)
合金是混合物或純物質?
木材燃燒後重量變輕,這和質量守恆有違背嗎?
原子核和電子的電性不同,為何不會吸在一起?
一般的氣球裝空氣可以維持很多天,但裝氫氣時往往第二天就小許多,你可以就原(分)子的角度來想為什麼?
為何夏天比較不容易做靜電實驗?
為何傳統燈泡的外玻璃破了,就不能再用了?
汞在常溫下是液體,所以其沸點比其它金屬要高還是低?為什麼?
查出除傳統燈泡外其它照明燈具的發光原理。
傳說在秦始皇的墓中有一大池的水銀,你想其功用何在?
試著用強力磁鐵吸課本上所提的磁性物質,看結果如何?
找出5 種可以做靜電實驗的材料。
1.見圖一,方形物體不動,若向左施力10克重,三彈簧顯示如何?B、C兩彈簧並不相同。
2.見圖二,對同一彈簧而言,?為多少
3.見圖三,兩彈簧並不相同,?為多少
4.見圖四,(3)時是大風扇的風吹向帆,三種情形船的移動情形為何?
5.火箭在太空中可以使用嗎?客機的噴射引擎呢?
6.划船時如何最快速向右轉?原理何在。
7.解釋(1)槍枝後座力(2)公車轉彎及加減速時乘客的身體向何處傾?
8. 如果以因果的關係來描述F=MA ,F和A何者是因?何者是果?
國中地球科學 問題單 第一章 時空之旅
找出下列星座在本週21時的方位,並繪出其形狀:天琴座(織女星)、天蠍座、人馬座。
我們常用"時空"一詞,若一恆星距地球5光年,昨晚科學家觀察到它爆炸了,那前天晚上我們看到的那顆星星是存在的嗎?
查出一項中國古代在天文學上的成就。
為何類地行星靠太陽較近,而類木行星遠些呢?
就二氧化碳的濃度比例而言,金星和火星很接近(96%和95%),那為何兩者氣溫截然不同呢?
討論一下影響一顆行星氣溫的因素有那些?
為何科學家對隕石中找到水滴特別exciting?有那麼渴嗎?
科學家造出的人工有機物中那些元素?
人類為要花大筆經費在太空事業上?
你認為在宇宙中可能會有其他命命存在嗎?說出你的想法。
想像你是巧人,描述一下你一天的生活。
分組教學經驗談
背景:個人就讀高雄師範大學科教研究所時,受教於黃台珠、江新合兩位老師,使我對分組教學有初步的認識,再參考”高師大科學教育學報”第二期中多位先進相關的論文,因八十八學年度國二學生已無聯考壓力,個人一直想在教學上有些改進,是以將分組教學做為嘗試的第一步。
怎麼分組:常態班中一 班約40人,分8組,以異質分組為原則,不過因二個二級班我都剛接手,所以在剛開學時沒有很強力主導分組,要求較嚴格的是每組有一位異性,後來發現只有一位異性通常很孤單,這當然也和會落單的人一般都是社交能力稍弱者有關,下次會改進。
座位安排:在一般教室上課,剛開始是分組把桌椅靠在一起,後來改為只換座位讓同組的人坐在臨近位置,需討論或操作時再將將椅子靠近,如此對教室秩序有很大的幫助。
分組做什麼:(1).主要是在課討論或操作這網頁上”啟發式問題”及課本中相關問題。
(2).每次段考後的分組實驗展示,從取材、實驗、報告(電腦打字)都是分組完成,這部份的成果會在本網頁”實驗D.I.Y.”中呈現。
待改進之處:
討論題目設計不夠精緻、學生討論時專注力不夠、一組人數太多、相關檢測機制尚未發展。
想做的改進:
(1)現在是在上某一章前先把討論題目發給同學,但不收回,本來分組要交的報告學生也寫得不好,所以想改成每組發大張紙,每題討論完立刻收回打分數,如此學生會在討論時會更專心。 (2)專門設計和討論是目相關的平時考卷。 (3)第二段考後改為4人一組。
如何看待考試?
抱了一夜的佛腳,你已信心滿滿,自覺"金光強強滾,瑞氣一條",你走進考埸,開始振筆疾書,但......斗大的汗水漸漸從你額頭滲出,來不及擦的還滴落考卷上,想不到昨夜白蘭氏克補COFFEE所換來的是一紙荒唐字、不知所云.......
於是你恨透了考試,我了解並深表同情,但你並未全盤皆輸,你仍可從中獲得一些.....
考試有太多副作用,你可能因此被K、被海罵好幾天,荷包也和成績成正比,零用金就像東南亞經濟一樣大幅萎縮,但是我們仍可以榨出一些好處出來:至少你知道抱佛腳是靠不住的,你也該謝謝出題老師給當頭棒喝,讓你知道還有許多是你沒弄懂的。
你可用更有建設性的態度來面對考試,所謂”答錯的最重要 "把你錯的題目弄清楚,就是進步,並不是每個人都可追求100分, "不斷進步"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簡答:考試的目的是檢驗你所學的是否精實,把錯的弄懂最重要
簡答:考試是檢定。
如何準備考試?
有一本書"遇見百分百的狀元?",是一位記者對 幾十位各類聯的榜首的訪問記錄,狀元們的讀書密訣當然各有千秋,但是半數以上都強調熟讀課本是最重點的一招。
許多人迷信參考書,但條列式的參考書是不利理解和記憶的,絕對無法取代有組織性的課本(所以叫"參考書"),這點由許多人下了課啥都忘了,只記得老師所說的故事可以得證,因為那是有組織性的陳述。
一位今年剛入過闈的教授曾說過出題目一定拿課本出,而闈場內準備了各家參考書是為了避免出的考題和參考書中題目太類似而落人口實,教授們大多自視甚高,抄參考書未免有損專業權威。
不管是學校考試或聯考,你一定要會回答課本上每一個問號(如新課程中的"想看看)並能解讀每一張圖表,這才是爭取好成績的不二法門。
許多同學課本念完就拿出參考書猛做題目,實事上這是非常沒有效率的做法,因為如果你的成績大約80分,那代表你為了找到2題不會做的題目,卻要做8題早就會的題目,比較適當的作法把在學習過程曾錯過的題目拿出來再做一次,這也符合上一問題所說的"答鍺的最重要" 。
簡答:先看熟課本,再把曾錯過的題目再做一遍
文章及著作
http://data.nioerar.edu.tw/ct.asp?xItem=587955&ctNode=209&mp=1
概念圖教學實務談
http://data.nioerar.edu.tw/ct.asp?xItem=616325&ctNode=209&mp=1
動手做的「巴斯卡原理」實驗
http://data.nioerar.edu.tw/ct.asp?xItem=685656&ctNode=209&mp=1
造霧者傳說
http://data.nioerar.edu.tw/ct.asp?xItem=702460&ctNode=209&mp=1
動手又動口的巴斯卡原理實驗
http://data.nioerar.edu.tw/ct.asp?xItem=704705&ctNode=209&mp=1
九十三年第一次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運動學難題的探討
http://data.nioerar.edu.tw/ct.asp?xItem=704708&ctNode=209&mp=1
複製飛翔的翅果
http://data.nioerar.edu.tw/ct.asp?xItem=704714&ctNode=209&mp=1
生熟石灰和灰石的關係
http://data.nioerar.edu.tw/ct.asp?xItem=729873&ctNode=209&mp=1
生熟石灰和灰石的三角關係
高雄市左營國中林瑞文
各位同學,今天我們要介紹生石灰、熟石灰和灰石的三角關係,請看下圖一:
圖一 生石灰、熟石灰和灰石的三角關係
我們先從氧化鈣、生石灰(也就是所謂的石灰)談起,在以前的建築工地常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以前建屋時很少油漆內牆,大都是用石灰塗在牆上呈白色,當時買石灰都是買一大塊,放在門前的曬穀場中,灑上一些水後,遇水的石灰變成體積較鬆的熟石灰,會散成小塊,石灰溶於水是放熱反應(65.3kJ/mol),放出的熱量甚至可以讓四週的水"滾"起來(即沸騰),其反應式就是圖一的<1>:
<1> CaO(s) + H2O(l) → Ca(OH)2(aq)
在武俠小說中大俠的眼睛被小人用石灰粉所傷,是非常嚴重的事(眼中有淚水),又不能用水沖(石灰遇水放熱),要用煮菜的油沖洗才安全。利用一公斤的CaO可吸收0.32公斤水的特色,石灰也常被當成乾燥劑,放入食品或藥品包裝中(圖二),一旦吸收水份後變為Ca(OH)2,就沒有乾燥效用,可以功成身退了。此外在野外露營因動物眼、口、鼻接觸石灰會引起不適,所以用來防止蛇類接近,運動會時也用石灰的白色特性在場地劃線。
圖二 食品包裝中的乾燥劑
反應式<1>的產物氫氧化鈣,為熟石灰也叫消石灰,生石灰+水→熟石灰,是不是很有意思,農民有時將弱鹼性的消石灰混入農地中以使酸化的土地增加酸鹼值,熟石灰的水溶液就是石灰水,經常用來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會產生碳酸鈣的沉澱,使石灰水變混濁,在圖一的反應式<2>就是這回事:
<2> Ca(OH)2 (aq) + CO2(g) → CaCO3(s) +H2O(l)
日常生活中許多地方都有 碳酸鈣的蹤影,例如蛋殼、大理石、水泥、石灰岩、珊瑚礁、磨石地板等,不要小看碳酸鈣,咱們現在地球有這般鳥語花香,碳酸鈣可要在功勞簿上記上一筆,話說在地球形成初期,那時地底的能量比起現在可是"金光強強滾!",到處都是火山爆發,火山噴出的氣體中含有許多二氧化碳和水氣,我們都知道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重要氣體,所以在當時地球上,溫度高到絕對不會有萬物滋長,後來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大雨大雨就一直下,湖泊、海洋形成後溶入二氧化碳(CO2微溶於水),再加上後來一些藻類及珊瑚蟲吸收二氧化碳產生碳酸鈣,長久以來,才使二氧化碳的在大氣中的含量逐漸減少,溫室效應減少後的地球才成為萬物的舞台,因此在珊瑚礁和其轉變成的石灰岩、甚至再受高溫高壓變質而成的大理岩中,其主要成份都是碳酸鈣。
要把碳酸鈣中的二氧化碳趕出來可能嗎?最簡單的方法是加酸性溶液,所以把鹽酸滴在大理石或磨石地板、蛋放入醋酸中,所產生的氣體都是二氧化碳(註一),若要圖一中三角形左下角的灰石回到上方處的石灰,就要把碳酸鈣加熱,不過要是想用國中、小實驗室中的酒精燈來做就成了"Mission Impossible"了,叫湯姆克魯斯來都沒辦法,因為酒精燈無法提供足夠的高溫度,但在煉鋼廠中煉鐵的高爐的溫度就夠高,加入高爐中的碳酸鈣會被分解成石灰和二氧化碳(方程式<3>),其中石灰會和泥砂(SiO2)形成密度較輕的熔渣浮在鐵水(液態鐵)上,防止已煉好的鐵因爐中高溫再次與氧結合。
△
<3> CaCO3(s) → CaO(s) + CO2(g)
石灰、熟石灰及灰石都是常見的物質,名稱的相近,顯示彼此密切的關係,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找到類似的例子,如蘇打及小蘇打,
探究其原委,可令我們深深體會自然的妙奧!
註一: CaCO3(s) + 2H+ → Ca2++ CO2(g)+ H2O(l)
有意思的蠟燭實驗
高雄市左營國中林瑞文
偶而在外國的網站上看到一個有趣的蠟燭實驗,實驗裝置如圖一,要讀者預測那一支蠟燭會缺熄滅?個人在課堂上做實驗,結果是較長的蠟燭先熄,要國二、三的學生討論原因,許多同學認為高的蠟燭先燒光是因為上頭的氧氣先被用完,於是我再進行以下實驗:
如圖二所示,有四支很短的蠟燭及一支長蠟燭一起燒,如果蠟燭的熄滅真的是因為氧氣用完,那下方的四支蠟燭耗掉四倍的氧氣,會先熄才對,實驗證明仍是高的蠟燭先熄,顯示高的蠟燭不是因氧氣用完才滅的。
圖一 實驗裝置
圖二 四支短的和一支長蠟燭一起燃燒
也有同學出的答案是:『因為產生的二氧化碳受熱上升至燒杯上方,所以較高者先熄滅。』,為了證明這個假設,我們設計了以下的方法來檢驗圖一中甲、乙兩個位置在燭火熄滅時袋何處的二氧化碳濃度最高。
二氧化碳度測試:
在燭火熄滅時立刻將10 c.c.的針筒伸入此兩個位置(分別進行),吸 8c.c.的空氣後再吸2 c.c.的澄清石灰水,搖晃15下後看混濁的程度即可判定何處二化碳濃度較高。
實驗的結果果然接近杯頂的甲處二氧化碳濃度愈高。
-----------------------------------------------------------------------------------
由此實驗我又發展幾個類似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先預測結果後再進行實驗,然後再討論原因:
1. 見圖二,杯口離桌面二公分,燃燒結果如何?
2. 見圖三,燃燒結果如何?
3. 見圖四,兩次實驗器材皆同,燃燒結果有差異嗎?
B
圖二 燒杯口離桌面2CM
圖三 蠟燭置於燒杯中燃燒
圖四 兩支蠟燭燃燒情形有何不同?
參考答案:
1. 在圖二中,杯口離桌面2cm 並不能讓蠟燒得更久,靠近杯子上方(底部)充滿受熱的二氧化碳和水氣,相對杯外而言是高壓,所以空氣並不能從空隙補充進來,
2. 受本文最開始那個實驗的影響,許多學生在思考圖三問題時焦點都放在"那支蠟燭先熄?"上,事實上兩者都不會熄,我們若把點燃的線香或蚊香放在圖三標示的A、B兩位置時,可以清楚看到A處的氣流因受熱而上升,而B處(杯口邊緣)上方的空氣則下降內杯補充,所以蠟燭不會熄。
3. 圖四中愈靠近頂部的蠟燭愈快熄,可證明二氧化碳是從頂部開始累積。
不用運動公式的國中理化運動學題解法
不用運動公式的國中理化運動學題解法
高雄市立左營國中
林瑞文
一.前言 :
在以往國中理化課本中,有關等加速度問題的計算都是以代入公式(V=V0+at,S=V0t+1/2(at2 ),V2= V02+2aS)來解決,例如求位移S時,要代入V0、t、a三項數據,因為變因太多,致使學生常因數學能力不足而使學習信心大受打擊,教師在教學上也充滿挫折;很高興在八十七學年開始實施的國民中學理化新教材第十六章"力與運動"中已經不用公式角度來討論等加速度的問題,而就物理觀點輔以圖形來解題,但在坊間有許多參考書仍以公式計算來解題,甚或有些教師或同學仍以只求速答的心態而埋首公式解題,將物理義意置於一旁。
本文擬就以非公式的解題法來討論一些所謂"難題",藉此強調在國中階段不用公式仍可解決等加速度問題,而且可讓學生學得更有意義,進而建構出自已的運動學概念。
二.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學生要能不用公式解出等加速度的題目,所需的基本能力都只是課本所提的基本觀念:
(1) 等速度直線運動時,一段時間的平均速率V=(S2-S1)/(t2-t1),此數也等於過程中任一時刻的瞬時速率。
(2) 等加速度運動時,一段時間的平均加速度值a=(V2-V1)/(t2-t1),此數也等於過程中任一時刻的瞬時加速度值。
(3) 自t2至t1速度的變化量為a*( t2-t1), 所以末速就是初速V0加a*( t2-t1 )。以簡單的例子來解說:初速為0,等加速度值2 m/s2,意義是"速度每秒增加2 m/s ",所以第3秒末的速度為2*3 m/s,第6秒末的速度為2*6 m/s,學生理解後再改為初速不為0,如初速為1 m/s 做練習 。
(4) 能依題意畫出簡單的速率對時間(V-T)圖並把(1)的數據在圖中標示出來。
(5) 在速率對時間的圖中,圖形和時間軸之間的面積大小即為位移。
此點可用等速運動作圖來解釋
(6) 幾何相似形觀念。
三.解題範例:
題一.做等加速度直線運動的物體,初速5 m/s,加速度值2 m/s2 ,請問開始計時後幾秒位移可達24m?
<公式解> 以V0=5 a=2 S=24 代入S= V0t+1/2(at2 ) 可得 t2+5t-24=0 再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可求出t=3秒
<非公式解法>
1. 先畫出速率對時間(V-T)的圖:
並能以5+2t代替末速V,再由梯形面積為24 可列出 24=(5+5+2t)*t/2 經整理後一樣可得t2+5t-24=0
題二.警車停於路旁,見一車以6 m/s的速度闖紅燈後立刻以等加速度a=3 m/s2加以追趕,若違規車保持等速,警車則幾秒後可以追上違規車?
<公式解>設t秒後可以追上違規車
在 t 秒時兩者的位移相等,利用S=V0t+1/2(at2 )可列出方程式
6t=(3t2)/2 解是 t=4
<非公式解>
先依題意畫出V-T圖
設t2秒時警車追上違規車,警車的位移為(甲+乙)區域,違規車位移是(甲+丙)區域,兩者位移相同,所以乙區域大小和丙相同,兩者為全等的三角形,由圖可知t2=2*(t1), 因t1時兩者速度相同,可依此列出 3*( t1)=6 ,t1=2 所以t2=4
題三.一物體以10 m/s的初速進入粗糙表面後作等加速度直線運動,已知在前進20m後停止,求加速度為多少?
<公式解>
代入 V2= V02+2aS 0=102+2a*20 可解出 a=-2.5
<非公式解>
先畫出V-T圖
三角形面積為位移20 ,所以可列出(10*t)/2 =20 解出t=4 後再依平均加速度的基本意義 a= (V2-V1)/(t2-t1) 可得 a=(0-20)/4=-2.5
四.結論:
由以上三題的解法可知在國中程度不用運動公式也可輕易地解題,物理公式是科學現象的數學陳述,簡潔而有力,用於解題有效率且漂亮,在探討複雜問題時更不可或缺,但在國中初學的階段,若對公式的內涵(物理意義)不求甚解而只是用代入公式的方法求解,實為捨本遂末,更令人擔心的是把物理當成數學來學,對許多數學原本就頭痛的同學而言,不啻又增加一科讀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科目,對科學的興趣早已流失在方程式符號之間,在此筆者要對國民中學理化教科書編輯委員的用心表示敬意,我想國民中學教科書就是所有國民都要修習的課程,以功能性來說,國中理化能啟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就要比教運算公式來得重要,今年我教運動學時不用費時在公式的推導和運算,就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討論運動學的物理義意及圖表內涵,去年筆者三年級上舊教材,二年級用新教材,深深覺得新教材給學生及教師更大的空間來學習理化,而如何將此空間充實,則有賴教師適切的引導。
五.網路資源:
(1) 台北市理化科國教輔導團網站(http://science.wfsh.tp.edu.tw/phychem/)的交流園地專門討論國中理化課程和教學問題,其中並有數位新課程編輯委員參與討論,值得理化教師參與。
(2) 筆者的網站:"理化森林"( http://uuu.to/lim1),內容和國中理化學習相關,並收集了超過250科學實驗的連結。
不可能的任務part Ⅲ
不可能的任務part Ⅲ
高雄市左營國中林瑞文
一、玄學
<"綜藝大頭兵"開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吳中線出場>
吳: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節目一開始我們請到神秘人物林大師來到現場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讓我鼓掌歡迎林大師…..
<眾人熱烈鼓掌,林大師在乾冰煙霧中緩緩走出,脖子上圍著他的註冊商標--"白色圍巾",胸前大串佛珠,臉上掛著微笑>
林:各位大德吉祥!<大師話一向不多>
吳:今天大師要為各位觀眾帶來特別的節目,藉由神秘力量的幫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觀眾鼓掌>
大師:我需要五位現場人士一起結緣,來完成這項創舉。
吳:今天現場的觀眾正好來自五個不同的單位,現在請各單位推出一位最"酷"的人來參加這項偉大的活動。<現場經一陣喧鬧後五位觀眾都現身舞台了,果然一個比一個寶,吳一一做了簡單的訪問,不愧為當紅的主持人,把現場氣氛帶得輕鬆極了>
大師:現在請第一位王先生正坐在椅子上,其他四人雙手互握,食指伸直合併,並分別伸入王石生的膝蓋及腋下(見圖一、二),等會兒主持人發口令一起向上舉起王先生。
吳:好,大家預備備----三、二-----王先生你幾公斤?<觀眾因吳的耍 寶而哈哈大笑>
吳:我們正式來,大家一起來他丟上棚頂的燈光架<眾人又笑>,三、二、一舉……
<三人用力不是很平均,根本舉不起來,王先生還跌坐在地上,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吳:大師!我看還是您親自馬才壓得住。
大師:我們大家再來一次,首先請現場的各位朋友保持安靜,待會我會念咒語召喚神秘的力量來幫忙,如果您正在說話,心神不定,恐怕會對您有不好的影響。<大師一開口,不管信或不信者都閉上金口,現場的氣氛變得有些嚴肅,主持人趕忙出言緩和>
吳:不過各位放心,有大師,一切OK。
大師:請五位大德就位,在活動前我先送各位每人一份神力加持的平安中國結,讓各位今年平安順利。<五人戴上中國結後都露出安心的微笑>
大師:我們就開始。<只見大師在五人頭頂結手印,口中念念有詞,當然沒人聽得懂,但全場安靜無聲,每個人都深怕多說話被"煞"到>
大師:五、四、三、二、一舉……
在眾人的呼聲中,王先生毫無因難地被舉起。
圖一 舉人者的手勢
圖二 開始舉人
二、科學
很少人第一次嘗試以四人八指將人舉起就能成功,其原因有三:
1. 大多數人打從心裡不相信真的可以做到,此正所謂"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成功之期",有了膽怯的心理就很難專心行事了。
2. 如果現場的氣氛被弄得很"爆笑",那舉人者大多不能很專心,若四人不能同時出力,則較慢用力的人就要負擔更重的體重,結果經常就是因不能負荷而失敗 。
3. 被舉者若心存恐懼,姿勢常不能保持不變或身體會用力,如此舉人的四人要平均施力就更困難了。
4. 在圖一中可看出其實施力處並不只食指,中、無名及小指都會有用到,再加上人體腋下和膝內側都不是很堅硬的部位,所以手指所呈受的壓力並不大。
個人找五位國二學生做測試,第一次果然在笑聲中失敗了,被舉者還跌在地上,經曉以大義後第二次就成功了,為了測量各人出了多少力,我要舉人者站在體重計上,藉由體重計讀數的增加就能得知出力多少,就一位58公斤重的被舉者而言,舉人者如下表一:
表一 被舉者58kgw, 舉人者施力大小
單位:kgw
右腋下施力者
左腋下施力者
右膝內施力者
左膝內施力者
第一次施力
14.5
14.0
15.5
16.0
第二次施力
14.0
14.5
16.0
16.5
第三次施力
14.0
15.0
15.5
16.0
平均施力
14.2
14.5
15.6
16.2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幾乎整個手掌都可用力,在一般人都會直覺以為是單用手指出力,難怪會被冠上神秘色彩。
同學玩熟了之後我們真正嘗試"不可能的任務"---要舉起一位體重106kgw的大個兒,第一次當然失敗了,第二次就成功了,有相片為證(見圖三),平均一個人要施力25kgw左右,當然比起58kgw者幾乎被拋起(見圖四)的情形,是辛苦多了。
圖三 106kgw的同學被舉起
圖四58kgw的同學被舉高高起
三、教學.
這是一項有意思的實驗,學生可以實作、探討、討論舉人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涉及到的科學概念有:靜力平衡、轉動、力矩、人體重心等,如果教師如同主持人一樣在活動中加入在加入玄學色彩,更可以把話題延伸到偽科學(如星座)的探討,以及如何以理性科學的態度去看待"神奇"的事物,這應是科學教育重要的一環。
---------------------------------------------------------------------------------
作者: 高市立左營國中理化教師 林瑞文
高雄師大物理系畢業 高雄師大科學教育所教學碩士
elelim@ms7.url.com.tw http:/uuu.to/lim1 理化森林
測電條&電話筒
最早3號鹼性電池的測電條是條在電池的外包裝上,現在都改為直接在附在電池上,但9V的方形電池因為電極在同一側所以仍把測電條裝在外包裝上,其基本原理都是把測電條和電池形成短路,以電流的熱效應來使測電條上的變色液晶變色,分述如下:
變色液晶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如貼在水族箱外的變色溫度計,嬰兒 用變色測溫奶嘴(發燒會變色),嬰兒用測溫澡盆(以顏色顯示溫度) .
3號電池
3 號電池的變色液晶為條狀,但電阻在兩端間非等值,在標示"電力充足"的一端電阻最小,如下圖 (一)(二)(三〉
圖(一)
圖(三)
根據
P=IIR 因為整條測電條都和電池串聯,I相同,電阻R大的甲端會產生多的熱能,所以會先變色,如果電池的電量所剩不多,電壓下降,電流減少,則乙端所產生的熱和發散的熱相減後,無法使變色液晶變色,所以測電條只在左半部變色。
9V方形電池
方形電池的測電條是分成三區(圖四中 甲、乙、丙三區),三區都和電池並聯,電壓相同,根據P=VV/R,電阻小者(甲區)較易發熱,所以當電池所剩電量不多時只甲區會變色,其他兩區不會變色。
電話筒的構造
話筒:和國中理化課本所寫的有些出入,在外圍有一小金屬片(A),在
部有一IC(B)做為受話體,應是放大訊號用。(若有錯誤請各位先進指正)
聽筒:拆開可見磁鐵(A),內部應是線圈(但無法拆開),最外有一片大一點金屬片(A),用以振動發聲。
直升機
直昇機
一.主螺旋漿的功用
在提供上升的動力,但如果只有主螺旋漿會發生什麼事呢?有一種扭腰健身器是一個置於地上的圓盤,人站在上面,若上半身向右轉,可以發現圓盤會向另一方向轉,把直昇機的上半身當成主漿,那圓盤就如同機身一般,所以如果只有主螺旋漿或尾螺旋漿被打壞,那直昇機身就會一直打轉(在電影中常看到).
<<比較學術性的說法>>尚未學習過"角動量",本段可以略過
在未發動引擎前,直昇機靜止沒有轉動,所以全機的角動量(嚴格來說是在重直方向)為零,當直昇機的主翼開始順時旋轉,就會產生一個向上的角動量,因直昇機的動力來自機身,屬於"內力",在也就是(水平方向)沒有受外力的情況下,所以整個飛機的垂直方向的角動量會保持一定(為零),此即所謂"角動量守恆",是以機身會逆時轉動,以產生向下的角動量和上述向上的角動量相抵消。
二.尾翼的功能
為了避免機身轉動所以要有尾漿,當其轉動時因機身的重量大部份在前面,重心在前,所以尾翼的轉動產生的氣流反作用力可以產生一個力矩,正足以使機身不轉動,但為何機頭不會因尾翼的轉動而上抬或下拉呢?原因是機頭受重力,而重力是外力,所以沒有"角動量守恆"的情形,又飛機向前時阻力也幫了一些忙(觀察機頭的構造可以更明白)。
三.向前的動力
如果主翼是擔提供上升的動力,尾翼是穩定機身和控制方向,那向前的動力從何而來?我想是向前時直昇機是尾部稍抬高,使主翼產生的力不在垂直線上,而有向前的分力。
彩虹
彩虹
彩虹的成因:
@
圖一 虹的成因示意圖
虹是太陽光經空中的水滴一次反射及兩次折射色散所形成(注意折射是造成色散的原因), 如圖一所示, 若人站在和水滴成42度角的地面時, 會看到紅光; 站在40度角時看到的是藍光, 其他的色光則介於兩者之間.
@
圖二 霓的成因示意圖
霓是陽光經水滴二次反射兩次折射色散而成, 50度角看到的是紅光, 54度看到的是藍光
Q:
(1)在天空中若同時看到霓和虹 那一種在外圍?
(2)霓和虹那一種顏色較淡?為什麼?
(3)下圖三中GHEF和點分別是霓或虹的那一種顏色?
@
圖三 霓和虹
在[光學]一書中,牛頓提到了彩虹的成因。他認為彩虹與折射有關,而且一定要太陽光通過雨滴才形成。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是牛頓最 先提出的,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才是第一個解開彩虹之謎的人。然而根據牛頓的繪圖,他已準確推論出太陽光是如何分裂,以及如何形成虹與霓。
彩虹為何是圓弧形而不是圓盤或其他形狀?
用以下模型加以理解:
1.根據圖(一)的解說在和陽光夾42度角的地面上的人可以看到天空水滴所色射的紅光,用圖(四)中原色的筷子代表入射的陽光,塗紅的筷子代表反射的紅光,大姆指代表觀察者,他可看到甲處彩虹的紅色,那乙處的紅色又是怎麼來的呢?
圖四 解釋虹成弧形的模型之一
圖五 解虹成弧形的模型之二
2.圖(五)和圖(四)的入射光是平行光,固為同一時刻的陽光,兩枝筷子之間的夾角是固定的42度(用吸管折角再用膠帶固定),所以觀察者可同時在甲、乙兩處看到彩虹的紅色部份,至於圓弧的其他位置也可依此類推.
3. 可能看到圓形的彩虹嗎?依以上模型來看若所在處是高處,應該是可能的.
4.有時一種夜晚的天空中可見到月亮四周有像彩虹一般的光環(月暈),只是小得多,野外求生的書上常說這代表容易下雨,若用此模型也可理解: 容易下雨是因為空中有許多水滴,所以月光被色散了,如果把兩枝筷子固定在更大的角度上,把頭仰高試一下,就可以明白了
5.在瀑布和花園自動灑水器噴水時所看到彩虹道理也是如此.88.12.22
參考資料取材自"目擊者叢書"-科學博物館-"光",英文漢聲出版社
http://www.tyjh.kh.edu.tw/elelim/18/圖片@及進一步的資料請參考台師大物理系黃坤老師物理示範實驗室%22%22http:/www.phy.ntnu.edu.tw/class/demolab/java/Rainbow/index.html%22
ANSWER:
(1)請參考圖一和圖二有關角度的數據即可得到答案,霓在外圍.
<
ANSWER:
(2)霓比虹多一次反射, 但是因為反射時也有少部份光線折射出水滴, 所以霓會比虹暗許多, 常常只見虹而無法觀察到霓.
<
ANSWER:
(3)H是霓的紅光, G是霓的藍光; F是虹的藍光, E是虹的紅光.
<
自行車
自行車是日常生活中便利又環保的交通工具,不到十歲的小孩就騎著滿街跑,但其中所運用到的物理知識卻十分豐富,很適合拿來作為教材,本文就其原理加以整理討論。
一. 車體設計原理:
圖甲
圖甲中自行車體運用的物理原理簡述如下:
A:手把連接前輪的轉向機制是輪軸的運用,一般淑女車手把大多比較寬,就是因為把“輪”的半徑加大,可以更省力,騎起來很優雅,有淑女的氣質。
B:剎車把手是一個簡單的槓桿,使用者用很小的力就可施予剎車片很大的壓力。
C:前剎片是利用摩擦力使車輪減速,同時在接地點產生向後的摩擦力來使車體減速。以前輪夾式剎車和傳統後輪軸心的盤式剎車來比較,對同樣大小的剎車壓力而言,前者因力臂較長,會比後者有較大的力 矩,效果較佳。
D:接地的輪胎也是靠摩擦力使車子前進,剎車亦然(後文會加以討論)。
E:輪軸中央用滾珠軸承加黃油來減少摩擦,提高傳動效率。
F:踏板是輪軸的運用。
G:前後齒輪是利用鏈條傳動的齒輪系統,因為前大後小,所以費力而省時,可以把車子加速到很快H:後齒輪傳動給後輪是一種作用力施在軸上的輪軸系統。
I:有些座墊下方是以彈簧為避震器,是彈簧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為彈簧秤外,另一大用途。
J:新型自行車有些裝上油壓避震器,是帕司卡原理的運用。
二.為何自行車剛騎動時手把會不自覺轉動?
自行車基本上是兩點著地,騎動時可以不倒下是因為兩輪滾動時產生水平方向的角動量;當車子幾乎靜止時角動量消失了,質心要通過底座(人和車體在地面的投影)的機會非常少,不可避免就要倒下,此時若轉動手把就會產生垂直方向的角動量,使車子保持平衡,這點和飛盤轉動時可以保持平穩飛行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因為轉動不是很完整,方向又一再改變,所以一般不能撐很久。
三、變速原理為何?
設前齒輪半徑a、後齒輪半徑b,a/b的比值愈大,可以愈省力,但省力一定較費時,所以車騎不快,一般在起動時會把a/b調小一點,比較容易克服最大靜摩擦力,之後再把比值變大。一輛十段變速的自行車有兩個不同半徑的前輪,後面有五個,以共有十種組合。
四、剎車原理:
以運動學的觀念而言,急剎車車子可能向前翻倒。先考慮前輪剎死的情形:此時以前輪著地點為支點,因車子有向前的慣性(人車的質心明顯在支點右上方),很容易有向前翻的情形發生;那後輪剎車的情形又如何呢?如果後輪剎死了車子的慣性一樣向前,但此時前輪對地面的壓力會增大,相對減少後輪的下壓力,是以翻車的機會較少,當然若是向前的慣性實在太大,車子一樣會以前輪為支點旋轉而使後輪會上蹺。綜合以上可知:
自行車最好不要單獨剎前輪,若只有一個剎車系統應裝在後輪,當然兩輪一起剎車最理想。
不論用那一輪剎車,前輪的下壓力一定會增大,後輪的一定減少,純就可產生的剎車摩擦力來看,前輪較大,所以在機車或汽車上,效果較佳(當然也較貴)的碟式剎車裝在前輪,後輪再裝鼓式剎車,此即常在汽車廣告中聽到的”前碟後鼓”,但注意使用的前題是前後剎車一定同時作用,以免翻車。
五.胎壓的影響:
輪胎若胎壓不夠,騎起來將非常吃力,這是因為摩擦力減少的原因,當胎壓不足時,我們施的力量會有一部份用於使輪胎拉扯形變,所以感到費力許多,這種情形若是曾騎過沒有胎壓的單車,都會印象深刻。
自行車原理作為中學物理補充教材有極大的空間,學生人人都可參與且參考資料頗多,蕃藷藤網站上以“自行車”為查詢字詞可得105個網址,台灣師大黃坤福教授在物理系的網站(http://www.phy.ntnu.edu.tw/class/demolab/)也有相關的討論。
筆者曾請一班國三學生,就“騎單車為什麼會.......”及“單車為什麼不.....”兩個方向各提出一個問題,結果出現“為何剎車時車尾會蹺高“、”為何單車不做方向盤呢?“等有意思的問題,同時在班上也引發熱烈的討論,可見其吸引力,筆者希望以此報告為起點,發展出一套教案,讓學生從極為熟悉的事物中學習科學。
本文圖片感謝師大黃福坤教授應允使用。
無字天書
話說武林中近年為了"葵花寶典"一書,真是掀起一埸腥風血雨,少年俠士柳膨風力戰少林無花大師及武當天霖道長後,不容易搶得此書,當天晚上他特地找一處僻靜的廢寺,升起火來,打開錦盒一看,心中一驚,沒想到自己千辛萬苦得來的葵花寶典竟是一本無字天書,心中愈想愈不甘,順手拿起那書本丟向火堆,但就在書頁著火之前,竟浮現行行黑字......
所謂無字天書,當然是用隱形墨水寫成,至於用啥方法讓字現形,就是學問之所在,以國中生的程度,大概有下列幾種隱形墨水:
1.用稀硫酸書寫,看書時用火烤書頁,因濃硫酸可將紙脫水成碳,所以 黑字會呈現出來,上文中"葵花寶典"即屬此類。
2.以洗米水(浸米水更佳)書寫,用棕色的碘液噴上,有字的地方會呈深 藍色。
3.以 的檸檬汁書寫,用紅色的酚紅指示液噴上,有字的地方因是酸性會呈黃色。
4.在白紙上用藍色的硫酸銅水溶液書寫,再用火把硫酸銅的結晶水烤乾,字跡會變白,閱讀時再水噴上,有字的地方會呈藍色。
5.在藍色紙張上用粉紅色的氯化亞鈷水溶液書寫,用火烤乾紙後字會變藍而隱形,噴上水後字呈粉紅色.
水的三態
水的三態變幻:
1.想想下列現象是你所看到的是水的那一個分身?
(1)雲 (2)霧 (3)熱水上方的煙 (4)冰塊上方的白煙
(5)舞台上用乾冰造成的白煙(那可不是乾冰或二氧化碳,否則藝人都涷傷了)
2.想想下列現象的成因?
(1)夏天在開窗的小汽車中,忽然下起雨來了,把車窗關上後快起霧 ?
(2)開冷氣吹向窗戶很快 就可除霧了。
(3)開熱氣吹向窗戶也能除 。(真怪了)
(4) 車內冷氣向車窗吹一陣子後,車窗會起霧, 在車內或車外呢?
(5)從冷氣房走出來,眼鏡馬上起霧 。
(6)游泳時蛙鏡戴久容易起霧。
(7)用沙拉脫等清潔劑洗過後比較不易起霧 。
(8)清晨看停在路旁的車子檔風玻璃上雨刷刷過的地方的露水比其他位置少許多。
ANSWER:
1.所有的答案都是"水的液態" , 我們看不到的水蒸氣, 所以白煙都是小水滴所聚成的 ,至於小水滴是怎麼造成的? 看完下列題目的解說, 各位應該會有更清楚的概念...
ANSWER
2.在定溫下定量的空氣可以容納的水蒸氣是一定的, 氣象報告中有"相對濕度"一項 就是指在當時氣溫下, 空氣中水氣達最大容納量的百分比, 剛洗完熱水澡的浴室水氣氣早已飽和, 此時相對濕度100%, 所以鏡中有水滴凝結出來. 溫度下降時,空氣中可以容納的水蒸氣沒麼多, 是以會有水滴產生, 就是我們所見的霧氣.
(1)夏天的相對濕度一般是很高的(經常是80%以上), 下起雨時把車窗關起來後,雨水打在車窗上使車內靠窗的空氣降溫, 所以水氣就凝結在玻璃上.
(2)冷氣吹出的是乾燥的空氣(所以冷氣機會滴水,也可當除濕機用), 吹向車窗可以將霧氣再容納到空氣中.
(3)熱氣可以容納更多的水蒸氣, 所以有除霧的功用.
(4)冷氣長時間吹向玻璃一處, 導致玻璃外側溫度比四周低許多, 所以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結出來, 這和從冰箱拿出來的飲料放一會兒瓶外會有水滴的道理相同.
(5)從冷氣房走出來時,眼鏡的溫度較四周的氣溫低,所以水蒸氣遇冷凝結.
(6)戴好的蛙鏡是個密閉的空間, 淚水因體熱而不斷的蒸發,達到飽和後就凝結出來.
(7)水蒸氣要凝結出來,要有一些小固體微粒當做"凝結核",若是非常潔淨的空氣就不容易有水滴凝結出來. 用沙拉脫洗過後, 鏡面變乾淨了, 所以較不易起霧.
(8) 車窗上被雨刷刷過的地方比較乾淨,就如同(7)所述, 比較不易有水滴凝結出來.